精品课程
首页 国家精品课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评《国家安全学》(张卫2004年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评《国家安全学》(张卫2004年 )

时间:2016-07-24 14:28:59 阅读: 作者:


国家安危  匹夫有责

——评《国家安全学》

 

张卫

 

 

摘要:刘跃进先生主编的《国家安全学》,是我国这方面研究的第一本填补空白的教材性专著。该书具有全面系统的丰富内容、与时俱进的思想观点、逻辑严密的论证话语,有助于提高国人的国家安危、匹夫有责的觉悟。该书的出版使用,可以促进我国维护国家安全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国家安全学;教材专著;内容评价

 

刘跃进先生主编的《国家安全学》于2004年5月出版了,这不仅是国内“国家安全学”研究方面第一本填补空白的教材性专著,更主要的是该书把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国家安全问题全面地理出了头绪,使国人可以总体上了解国家安全的真正意义。刘先生和他的编写组成员可谓是十年磨一剑,终成善果,可喜可贺。

刘跃进先生是北方人,但像敝同乡先贤苏州昆山的顾炎武一样,学问渊博,且以天下事为己任。顾炎武有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鄙人读了这本45万字的《国家安全学》后,不仅有一种集国家安全学问之大成的收获感,更产生一种国家安危、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些感觉,来源于《国家安全学》一书中的全面系统的丰富内容、与时俱进的思想观点、逻辑严密的论证话语。

 

一、全面系统的内容

古人曾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普遍受过教育的现代国民,岂非更应如此。但是,国家天下事有哪些?如何才能保持安全?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学者为文或囿于见识、或限于篇幅,往往各照一隅,鲜观大道。而《国家安全学》一书要作为“学”,就像作者在主编后记中说的:“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系统性。‘国家安全学’就是要统合原有不同学科涉及到的国家安全的方面,利用原有不同学科已经取得的与国家安全有关的研究成果,全方位系统性地研究国家安全问题。”

这不是作者自言自语的大话,该书除了对核心对象的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作了透彻研究外,还全面研究了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和国家安全保障这三个与国家安全本身密切相关的方面。如对国家安全的内容,该书指出:“从国家安全产生过程来看,国家最初形成时就已经存在的国家安全‘源生内容’包括国民安全、经济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后来,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又陆续出现了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以及包括在政治安全中的意识形态安全等国家安全的‘派生内容’”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比较完整而又科学的概括。

该书中对这些国家安全内容的具体阐述既新颖独到,又辩证有理。如在“国民安全”这一章中说到:“在历史上人们并没有给予国民安全以高度重视,没有明确提出过国民安全问题,甚至在今天许多研究国家安全构成要素的论著中,在大讲政治安全、军事安全、领土安全、经济安全等等时,常常忽略了国民安全这一最重要最核心的国家安全构成要素。”“现代文明国家一方面要重视国民的安全和利益,把国民的安全和利益作为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来看待,切实维护国民的安全和利益,另一方面又要强调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高于国民个体的安全和利益,要求国民树立为国家安全和利益献身的精神。”

从《国家安全学》中对国民安全、经济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内容的充分论述中,可以使国人体会到,国家安全不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国家安全的问题并非仅是“肉食者谋之”,而是人人都可以并且也应该有所思考和作为的。

 

二、与时俱进的思想

我国学术界现在对教材的编写特别是社会科学教材的编写,非议很多。主要是指许多教材缺乏思考和思想,东抄抄西抄抄,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最大体现就是这些教材的抄袭,特别是观点上的抄袭,造成了千人一面,了无生机。而《国家安全学》作为教材,就较少这方面的瑕疵。有人或许会说,这可能是我国这方面还没有现成教材、抄无可抄的原因。但人们去细读该书,确实会发现主编和许多编者从中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学风;而非人云亦云、没有自己是非的心态。

《国家安全学》阐述的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以及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恐怖主义等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有的虽然是古已有之、但于今为烈;有的则是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带来的产物。针对这些新的变化,该书的编者们,以与时俱进的敏锐的思维触角,突破了传统国家安全观的视野樊篱,把这些涉及到影响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的非传统因素的来龙去脉,一一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应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编写者们在讨论这些有关国家安全的新事物、新问题的应对之策时,所体现出的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形成的振聋发聩卓尔不群的思想。书中在谈到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时,有力地批评了“国粹主义”,指出:“文化的先进性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强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并不是维护传统文化和现存文化的纯洁性,也不是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而是保障和促进传统和现存的民族文化沿着先进性的方向发展。拒绝接受外来文化,拒绝原有文化的更新改造,不仅在过去没有成为维护文化安全的有效手段,而且在今天更不可能真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确实,现在世界各国都有一些人在保卫自己国家文化安全时,持国粹主义、原教旨主义态度,拼死守住其文化中的落后性,结果反而导致并加速了自己国家文化的不安全。阿富汗的奥马尔强调伊斯兰的纯洁性,摧毁巴米扬大佛等一切非伊斯兰的文化,结果瞬间垮台,可非前车之辙乎?

 

三、逻辑严密的论证维

新思想家严复说过:“一名之立,旬月踌躇。”担心的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国家安全学》对名词概念的定义和梳理非常认真仔细,如对国家、利益、安全等许多重要的基本概念,不惜笔墨,常常花几百上千字,考察其词源、演变和各种词义,并与英文对应词汇比较,不仅搞清了一系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还发现了在一些概念的表达上“现代汉语是更准确的话语体系”。国人从中除了可以增进知识外,还可以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不仅指要有文采,还要求文章表达准确、逻辑严密,如此才能传之久远。刘跃进先生曾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长期从事哲学逻辑学的教学与研究,所以在他主编的《国家安全学》一书中,这方面的特色自然也很鲜明。我们仅举一例,在“国家安全战略”这一章中,对战略、国家战略、全国战略、对国战略、国立战略、大战略、国家大战略等的涵义、分类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不仅都有清晰的文字表述,更有图形表示。这样严密而又生动的逻辑论证,对人们理解和制定国家安全战略、从而更好地理性地维护国家安全无疑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国家安全学》一书对辩证逻辑也运用自如,如就中国自身的安全问题说:“没有发展就没有安全,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就国际社会的安全问题则说:“各国在追求自己的安全和利益时,必须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各国都必须放弃只想获得而不想做出相应付出这一追求绝对安全的奢望……最终在不同国家之间实现‘双赢’,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赢’。”

 

四、白璧也有的微瑕

《国家安全学》作者除主编刘跃进先生外,还有多达20余人的编写人员,人多虽然力量大,人多自然也嘴杂。我们从该书总体的质量来看,应该说参编者的学术造诣都是有相当水准的,但个别地方的参差不齐或一时疏忽自然也是免不了的。笔者觉得该书的不足主要有如下三方面:一是该书某些方面的论述还有缺陷。由于本书涉及的面比较广泛,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内容全面是好事,但要讲清楚讲透彻就很难。如第十九章的“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中应该有人民防线、民间组织等作用的内容。在现代国家中,政府、企业市场、非政府组织以致公民个人各自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保障国家安全上同样如此。二是书中有些内容略有重复,有些事例还被反复提及,如北约对南联盟的干预等。谚语说,好话不说两篇,重复了反复了总是不太好的。三是个别地方有错误和别字,如第277页说美国“还有国家安全局、国家侦察局、专业情报局等专业情报局”。两个专业情报局,肯定不通。第154页中的“拟或”应该写作“抑或”。当然这只是个别地方,与现在社会上许多心态浮躁、无错不成书的粗制滥作相比,本书在文字校对上可以说绝对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

尽管《国家安全学》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肯定是瑕不掩瑜的。所以,北京市教委把它作为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资助是很有见识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把它作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出版肯定是有社会效益的。可惜的是,在我们12亿人口的大国,这样的能“为万世开太平”的书籍只印了5000册,实在太少了些。鄙人在此呼吁和盼望:“国家安全学”的讨论研究在我国能够更加兴旺发达、丰富完善;“国家安全学”的教材书籍在我国能够更多地被出版介绍、学习使用。这个呼吁和盼望,也算是鄙人面对国家安危而尽的一点“匹夫之责”吧!

 

参考文献:

[1]刘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