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
首页 国家精品课 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
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

时间:2023-04-11 20:44:33 阅读: 作者:



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

 

​刘跃进​


 

​    “维护国家安全”是传统国家安全观和传统国家安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运用军队、警察、情报等强力手段维持和保护国家的国土、主权、政治等方面不受内外各种威胁和危害。“维护国家安全”的维护对象是国土、主权、政治等传统的国家安全要素和内容,维护手段是军队、警察、情报等方面的暴力或强力的运用。运用武力、暴力、强力等手段“维护国家安全”,是数千年来国家安全的实际和常态。

    但是,国家安全并非只能靠武力和暴力手段来维护。强力维护不是保持和促进国家安全的唯一手段,也不是永远有效的手段,更不是国家安全实践的最好选择。在武力、暴力和强力等“硬实力”之外,经济发展的“硬实力”和精神文化的“软实力”也一直是保持和促进国家安全的有效力量,只是人们过去对精神、文化“软实力”在保持和促进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运用不到位,发挥不充分。事实上,精神文化方面的“软实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硬实力”,在促进和提升国家安全方面的作用,通常就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塑造”。

    因此,“塑造国家安全”就是运用文化、经济、心理、政策等软实力、巧实力,以及交流、贸易、合作、共赢等软措施、软手段,通过长期的互利互信、潜移默化,使国家安全逐渐得到缓慢而坚实的提升和强化。在军事武力从数千年强力维护国家安全“首选手段”,逐渐退居为保障国家安全“保底手段”后,充分发挥各种软实力和软手段、巧实力和巧手段对国家安全的“塑造”作用,应该成为新时代国家安全理论和国家安全实践首先考虑的问题。

    国家安全领域“维护”和“塑造”的不同,不仅表现在“强力”“暴力”“硬实力”与“柔性”“韧性”“软实力”“巧实力”的区别上,而且还有“现实”与“长远”、“明争暗斗”与“潜移默化”等方面的区别。如果说“维护国家安全”一直都是依靠军事战争、政治斗争、警务工作、情报行动等强力手段进行高烈度的明争暗斗,那么“塑造国家安全”则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国民教育、人际沟通、外交工作等软性力量的潜移默化来实现。此外,维护国家安全针对的通常是业已存在且具有紧迫性的现实国家安全问题,塑造国家安全针对的则是没有明显现实紧迫性的未来国家安全问题。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句话来说,“维护国家安全”是“治已病”,“塑造国家安全”则是“治未病”。从某种意义上讲,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就是统筹国家安全领域的“治已病”和“治未病”。比较而言,“治未病”比“治已病”具有前瞻性,因而也更高明、更高级、更高超。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到“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时,更强调的是对国家安全的“塑造”,认为“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

    从古今中外历史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时空全局来看,以军事、警务、情报等为主要内容的强力手段,可以起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对国家的持续安全和长治久安来说是非常有限的。要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安全,就需要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教育活动、外交外事工作,以及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来塑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特别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安全机制。制度和体制的合理性,是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高水准的国家安全状态,不在于通过强力来“维护”现实,而在于通过合理的、系统化的安全理念、安全理论、安全机制去“塑造”未来。在系统思维下的大安全格局中,着眼未来和“未病”的前瞻性“塑造”,对国家安全的提升将发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巨大且难以想象的重要作用。

    当前,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国家安全实践必须摆脱单纯“维护”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确立能够统筹“维护”和“塑造”两个方面的“国家安全治理”概念。“国家安全治理”概念的确立,是国家安全理论和实践对传统安全观念的一个重要突破,说明当代国家安全实践不能只是应急性的“强力维护”,更重要更有效的做法应是着眼未来的“软性塑造”。党和政府提出的“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很好体现了“国家安全治理”概念的本质要求。“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就是要既重视针对国家安全现实的强力维护,更重视针对国家安全未来的软性塑造,有效发挥“维护”和“塑造”的双重综合作用,使国家安全得到全方位、可持续的保障。从语词的角度看,汉语“保障”一词,内含“维护”和“塑造”两个方面,能够把“维护”和“塑造”很好地统一起来。因此,“保障国家安全”是一个能把“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较好统一起来的表达。2004年出版的《国家安全学》中,就没有使用“维护国家安全”的说法,而是选择了“保障国家安全”“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等等说法。同为受汉语文化影响很深的日本和韩国,在表达其国家安全方面法律和机构名称时,都不直接用“国家安全”,也不用“维护国家安全”的说法,而是选择了“国家安全保障”的语句,把其相关法律称作“国家安全保障法”,把其相关机构或部门称作“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这种选词和表达,克服了“维护国家安全”这种表达的缺陷,实现了“维护”与“塑造”的统一,而且比“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委员会”等表达,更好地显示出相关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的功能和职责,即为了“保障国家安全”。

    总之,在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的大前提下,国家安全治理不能只重“急诊”和“抢救”,不重“养生”和“调理”;不能只顾眼前和局部的一时一事,不顾长远和全面的总体安全、持续安全;不能锋芒毕露,急功近利,为争局部和一时之小利,失去国家安全的总体和长久之大利。在新时代搞好国家安全治理,必须超越传统安全观只讲“维护国家安全”的历史局限,坚持“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的非传统安全思维和方略,深谋远虑,韬光养晦,耐着性子用“软工夫”“慢工夫”“好功夫”潜移默化地从深层上“塑造”国家的总体安全、持续安全,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链接地址: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889361387749559?_wb_client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