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
首页 国家精品课 从哲学层次上研究安全(2000)
从哲学层次上研究安全(2000)

时间:2010-03-26 09:31:16 阅读: 作者:

从哲学层次上研究安全

(2000年)

 

刘跃进

 

摘要:安全是人类生产生活众多领域和科学技术众多学科广泛涉及和研究的概念,是贯穿于自然和社会两大领域具有广泛普遍性的客观存在,是在当今世界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的现实问题,因而需要我们从哲学层次上对其进行概括和研究。根据“安全”概念在日常生活及不同学科中的不同用法,我们认为:安全就是没有危险或免于危险的状态。从哲学上看,主观与客观是有严格区别的,“安全”与“安全感”因而也是有严格区别的。安全与利益、价值、安全度等指向客观对象的概念,以及安全与安全观、安全判断、安全理论等指向主观意识的概念,其间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都需要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深入研究。安全哲学的研究,既具有深化安全科学研究和丰富哲学理论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服务现实社会中人的各种安全需求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哲学;安全;价值;利益;安全科学;安全哲学

 

 

 

在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中,一方面是哲学对科学研究具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科学为哲学研究提供这样或那样的素材并推动哲学的发展。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当具体科学中的某些概念被多学科普遍运用和研究时,当有关问题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时,这一概念及其相关问题必然受到哲学的关注,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演变成一个超越具体科学并具有广泛普遍性的哲学概念和哲学问题。“安全”概念目前就是这样一个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都正研究着的概念,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和众多科学研究领域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概念和这样一个问题,从哲学层次上进行概括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中国期刊网所设“中国期刊题录数据库”检索,我们发现,在其1994-1996年题录的全部文献中,篇名包含“安全”一词的文献总数为4593篇,其中“文史哲”类中篇名包含“安全”的文献数为9篇,“经济政治与法律”类中篇名包含“安全”的文献数为294篇;在1997—1999年题录的文献中,篇名包含“安全”一词的文献总数为6235篇,其中“文史哲”类中篇名包含“安全”的文献为33篇,“经济政治与法律类”类中篇名包含“安全”的文献为774篇。这说明,研究“安全”问题的文献已经比较多。

此外,对检索到的篇名包含“安全”的文献进行初步分析我们又看到,安全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从生活、生产、教育、文化到政治、军事、外交、贸易,都与安全密切相关;研究安全的学科也十分广泛,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科学、军事科学等专业领域,都涉及到安全问题。这一点,从1994-1996和1997-1999两个阶段的题录总目及“文史哲”和“经济政治和法律”两类中篇名有“安全”一词部分文献中,我们可以得见一斑。1994-1996年题录总目中篇名有“安全”的前15篇文献是:《Nd-YAG激光照射犬消化道的安全剂量》、《电光性眼炎相对安全因素的实验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能安全取代腹式子宫切除术吗?》、《使用辐射源和激光源时劳动安全条件的保证》、《美国防部制订的环境安全规划》、《日本制定的水产食品中抗菌性物质的安全基准》、《核桃幼树的安全越冬和防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BK912变异株疫苗安全及效力试验》、《如何确保安全冰雪路上》(网上如此)、《植保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农机安全谚语》、《新型汽车安全警示灯》、《关于农机安全影片受欢迎的一点思考》、《安全状元———张桃真》、《农机安全谚语》(重复出现)。1994-1996年题录“文史哲”类中篇名包含“安全”的9篇文献是:《波黑内战———欧洲安全的一大挑战》、《事故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试论三十年代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兼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做好计算机数据的安全备份工作》、《论文物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应注意的几个关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152号文件的形成》、《论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区》。1994-1996年题录“经济政治与法律”类中篇名包含“安全”的前15篇文献是:《谈银行债权安全度的评价方法》、《认真搞好全行业的质量与安全整顿工作———张俊九总经理6月3日在兵器工业质量安全整顿工作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兵工企业走向市场经济后安全工作不容忽视》、《吉林汽车制动器厂抓生产不忘安全》、《兵器工业上半年生产和安全情况》、《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有哪些?》、《“六查六整顿”促进了安全生产》、《必须坚决贯彻安全第一的思想》、《认清形势严格管理扎扎实实抓好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市场经济中企业安全生产思路与对策》、《常怀忧患保安全———六安石油分公司安全管理拾零》、《油库安全管理的“四到位”》、《苏波关系(1933-1939)———集体安全政策与“中立”政策的冲突(摘要)》、《怎样做好羊的安全越冬工作》、《〈国家安全法〉对〈刑法〉的修改补充》。1997-1999年题录总目中篇名有“安全”的前15篇文献是:《某乙炔气工程安全综合评价》、《睛明穴、承泣穴的解剖结构与安全针刺法》、《神秘的斯大林地下安全宫》、《英法海底隧道结构设计和安全设施》、《地下垃圾堆场安全掩埋新技术》、《苹果幼树安全越冬的技术措施和形态指标》、《一种用于铁路施工安全防护的无线报警系统》、《单输出爆炸逻辑网络系统安全可靠性研究》、《鸡传染性囊病活疫苗安全和效力试验》、《提高警惕充分准备确保安全渡汛》、《三家店闸金属结构安全检测与评估》、《管好永定河,为确保首都防洪安全作出新贡献》、《老年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探讨》、《玻璃原料在线测水仪的应用及安全防护》、《输血前检查RhD血型对保证输血安全的临床价值》。1997-1999年题录“文史哲”类中篇名包含“安全”的前15篇文献是:《冬泳锻炼的安全阈值探讨》、《一种安全、速成的旱冰教学法》、《全力以赴抓好文物安全保卫工作———河南省博物馆创七年文物安全年的做法和体会》、《国家安全顾问在美国外交事务中的作用》、《冷战后的美国经济安全》、《影响亚太地区安全保障体制形成的因素》、《国际经济与国家安全概念的重新界定》、《工厂安全条例的双语翻译》、《老年游泳的安全与卫生》、《安全度过变声期研究》、《”天防”:太空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后冷战时期东盟国家地区安全战略》、《〈孙子兵法〉的安全观及当代价值》、《一座安全岛》、《东北亚安全态势及走向》。1997-1999年题录“经济政治与法律”类中篇名包含“安全”的前15篇文献是:《电子技术在汽车安全方面的应用》、《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筑起场所安全的坚固防线》、《经济安全问题的由来及其战略地位》、《哈萨克斯坦:经商与安全》、《完善民法对交易安全之立法刍议》、《论新刑法典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修订》、《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防范金融风险,保障经济安全———由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几点法律思考》、《警察的安全防范》、《学生防火安全必读》、《试论工伤保险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关于利用外资与我国产业安全大论战若干问题的深入思考》、《省防火安全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迅速行动扎实落实全国安全生产会议精神》。

无论中国期刊网对有关文献的学科分类合理与否,如上的数据和材料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安全问题涉及广泛领域,已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众多学科所关注和研究。

对于这样一个涉及众多领域、为众多学科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广泛普遍性的概念,哲学如何能够避而不谈呢?哲学如何能够不研究呢?要深化各具体科学中的安全研究,也需要我们从哲学层次研究安全问题,甚至建立一种具有高度普遍性的安全哲学理论。

“安全”之所以成为一个具有广泛普遍性的概念,根本原因在于安全是一个具有广泛普遍性的客观存在。对于人来说,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首脑安全、群众安全、人类安全等等;对于社会来说,有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地区安全、全球安全等等;对于生产生活来说,有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居住安全等等;对于自然界来说,有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物种安全等等;对于新到来的信息时代,还出现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等。这些都说明,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安全是一个具有广泛普遍性的客观存在。对于这样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哲学如何能够不关注、不研究呢?

早已存在的安全问题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中被人们广泛注意,被许多学科涉及和研究这原因又在于安全问题在当代社会中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对于个人来说,要实现人的权力,要提高生活质量,要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其根本的前提便是生命的安全没有安全,个人的生活质量必然下降;没有安全,个人的社会价值就难以实现。对于人类来说,没有安全,就没有类的延续,更谈不到发展。对于国家来说,没有安全就要亡国正因为安全如此重要,所以人们不仅从各个学科的不同角度研究安全问题,而且通过各种具体措施和实践活动来实现不同的安全需求。生产安全有专门的理论,并且已经形成了专门研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的安全科学,出版了研究安全科学的专著,国家经贸委甚至成立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同时人们还通过各种措施千方百计来保障生产安全。研究公共安全问题在我们国家也已形成了专门的“公安学”,政府各个部门特别是专门的公安机关,努力通过各种措施和工作来保障公共安全。国家安全问题在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研究和谈论国家安全问题的论著和文章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在我国也已提出了建立国家安全学的设想,提出了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任务,世界各国也都越来越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并通过军队、警察、外交及专门的国家安全机构来维护其国家安全。这样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如何能够不关注、不研究呢?

 

 

研究安全,首先需要明确“安全”这一概念,并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义,而要给“安全”下定义,就必须清楚安全作为客观对象的特有属性是什么。但是,由于“安全”是一个人们在许多领域、学科及日常生活中都经常使用的一个语词和概念,而且我们对“安全”的定义又不能违背人们的语言习惯,因此要弄清安全的特有属性,给“安全”下一个比较准确而能够普遍接受的哲学层次上的定义,就必须了解“安全”一词和“安全”概念在以往是如何被使用的,然后从“安全”的各种用法和定义中,找出“安全”概念所指的客观对象是什么,进一步找出作为客观对象的安全所具有的最普遍的特有属性,并以这种特有属性为根据来定义“安全”概念。这是一个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无论我们给“安全”下什么样的定义,遵循这个方法来探讨“安全”及其相关概念的定义应该是合理的、有益的。

虽然中外日常语言和不同学科中“安全”的用法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我们在给“安全”下定义时也必须考虑这种情况,但在定义“安全”概念时,我们却不能把多种含义都包容进去。科学和哲学理论中的许多专业术语,虽然其用词与日常语言的某些词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却有其更为确切的科学定义,而这种定义既不能与日常语言含义相去太远,又要消除日常语言中的歧义性和模糊性,取得科学要求的准确性和唯一性。这也是形式逻辑同一律的基本要求。因此,尽管“安全”一词在中外不同语言中会有不同的含义,但在专门研究“安全”概念时,却不能因此把各种不同含义都包容在“安全”概念的定义中。我们在此不准备对古往今来“安全”一词的不同用法及人们对“安全”下的不同定义作深入探讨,只是根据我们此前的研究指出,“安全”及相应的英文“security”一词,具有大致相同的含义,即表示“免于危险”或“没有危险”的状态。这种大致相同的含义,就是“安全”一词的基本含义。同时,这种含义所指向的,正是安全的特有属性。据此我们可以下这样的定义:安全就是没有危险或免于危险的状态。至于危险来自内部还是外部拟或内外皆有,以及如何消除危险而达到安全,这则是需要进一步从哲学高度来深入研究的。

哲学不仅需要揭示“安全”的内涵外延并合理地给出定义,而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安全相关的其他一些基本概念,揭示安全的本质和安全活动的规律等,建立起安全理论甚至安全哲学。

从哲学上看,主观与客观是有严格区别的,因此我们认为,当有人把“安全感”作为“安全”的内容包容到安全概念中时,便混淆了“安全”与“安全感”这两个分别指向客观和主观的不同概念。事实上,安全是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安全”概念指向的正是这样一种客观状态;安全感则是对主体自身安全状态的感性认识,“安全感”概念指向的也是这样一种主观状态。不从哲学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理论的高度认识“安全”与“安全感”,我们就容易把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

我们认为安全是一种客观状态,同时也认为安全是一种利益,一种价值。在传统哲学理论中,“利益”,特别是“价值”,是早已受到关注的重要概念,哲学家们甚至已经建立起价值哲学,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价值哲学已有的理论来研究安全问题。研究并认清“安全”与“利益”、“价值”等概念的关系,特别是它们所指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既是安全哲学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同也对深化不同安全学科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初步来说,我们认为,在“安全”、“利益”、“价值”三个概念之间,“价值”是一个包容了“利益”、“安全”两个概念(不限于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最广泛的属概念,“利益”是一个表达正面价值的概念,它的外延比“价值”小,但比“安全”大,是“价值”的种概念,“安全”的属概念。“安全”也是一个表达正面价值的概念,但它的外延比“利益”小,是“利益”的种概念。这就是说,安全是一种利益,属于利益,但不是利益的全部;利益包括了安全,然而却不局限于安全,除了安全利益之外,还有其他更广泛的利益。很明显,我们在这里把安全、利益、价值都看成了一种客观存在,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客观关系,而不是一种主观关系,也不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笔者在早些年发表的《价值·与人相关的价值·人的价值》一文中,对价值是客观存在已经作过论述,这种论述同样适用于利益和安全。

安全作为一种客观的价值存在,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可以度量的,而度量安全的概念可以称为“安全度”。安全度就是免于危险的客观程度。虽然目前我们还无法制定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从数量的精确性上来刻划安全度,但我们却可以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对安全度作一定的质的描述。如果把完全不受威胁的安全度界定为1,把受到现实侵害的安全度界定为0,那么从理论上说还是可以通过找到具体的安全参数,并把这些安全参数量化,以达到对安全度的量的刻划。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和摸索的问题。这个问题既需要从哲学上给出质的一般规定,更需要从数学上给出量的精确描述。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具体针对不同主体的安全研究中所提出的量化标准,例如生产安全中的量化标准,人身安全中的量化标准,交通安全中的量化标准等等,来寻求一个普遍的安全度的测量标准。在这里,“安全”与“不安全”是安全度的两种状态。理论上和定义中所描述的安全,可以说是安全度为1的安全,也就是不受任何威胁与侵害的完全安全状态,即安全的理想态。这可以说是绝对安全。这就象自由落体公式描述的是没有任何阻力的理想状态下的自由落体一样。这种理想化是抽象的结果,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要求。但是,在现实中,安全度为1的理想的安全状态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百分之百的安全在客观上是难以实现的,实际存在的都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安全。这便是相对安全。当安全不是百分之百,而是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安全中便包含着不安全。现实中的安全都是相对的,不安全则是绝对的。

 

 

从哲学的高度研究安全,既需要对客观存在的安全及其相关问题作深入探讨,也需要研究不同学科对安全的研究及其在这些研究中形成的一些普遍性概念、理论、原理和问题。哲学不仅要概括科学研究中揭示出来的普遍性概念和规律,而且还需要对科学研究进行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同样,对安全研究来说,哲学需要对不同学科的安全研究进行研究,为不同学科的安全研究提供哲学基础和方法,以便从哲学的高度指导具体科学中的安全研究。本文不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概括和总结,而只想从与安全相关的一些属主观认识方面的概念入手,说明安全认识和安全研究形成了一些什么基本概念和理论形态。就目前笔者所见,这里需要涉及的概念包括:安全感、安全观、安全判断、安全理论、安全科学、安全哲学等。安全感是主体对自身安全状态的体验及经验性判断。

安全感是主体对自己的“自我感觉”,而不是对外部的“对象感觉”,因为人们对他人或他物安全的感觉,不能称为安全感。所以,把“安全感”说成“人们的心态”是不准确的,确切说应该是人们对自己安全状态的心态。首先,安全感不同于安全,安全是客观状态,安全感是主观体验。安全与安全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且安全的构成也不包括安全感。其次,安全感是针对安全主体自身而存在的,而不是针对其他主体而存在的。第三,安全感是以非理性为主导的体验。一般情况下,非理性的自我体验是安全感的主要内容,在安全感中占主导地位,而经验理性的自我判断是安全感的次要内容,在安全感中居于次要地位。第四,安全感与安全的关系比较复杂,两者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正比或反比关系。

安全判断与安全感一样也是客观安全状态的一种主观反映,但它不同于安全感之处起码有两点:第一,安全判断的对象不仅是判断者自身的安全状态,而且还包括了对其他对象安全状态的判断。第二,安全判断在层次上高于安全感,理性思维在安全判断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安全判断的主要内容是对不同主体安全状态的具体认知和评价,属于价值判断。安全判断通常针对特定主体,并且局限于对其安全与否及安全程度的认知和断定。

安全观是对现实安全问题的综合性的理性化的认识。第一,它以理性思维为主导,但没有完全排除非理性思维和感知,包括着一般的安全感和安全体验,是对安全问题的广泛经验、认识和研究。第二,它不局限于具体的安全对象,而是现实安全问题的普遍认识。第三,它不局限于对安全状态与安全价值的认知,而广泛地涉及到现实安全如何形成,如何获得安全等一系现实安全问题,是对现实安全问题的综合性思考及其结果。第四,它的认识重点在安全的现实问题上,而对与现实联系不太密切的一般普遍性的安全理论问题,特别是安全的本质、安全的属性等,并不给予特别关注,或者不是其关注的重心。

安全理论是对安全基本问题(包括基本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理论性系统性的认识与表达。就象世界观被系统化理论化之的就形成为哲学一样,安全观如果上升到系统化理论化的高度,也便成了安全理论。

安全理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对安全问题的实证性思考与研究,这便是安全科学,另一种是对安全的普遍性问题的思辩性研究,这便是安全哲学。对于安全科学来说,它又分两个层次,一个是用实证方法研究安全的普遍性问题,这便是普通安全学;二是用实证方法研究某些特殊领域的安全问题,这便是具体安全学科,如公共安全学、国家安全学等,在这些具体安全学科下,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安全学科,如治安学、材料安全学等。

至于安全哲学,这正是本文提出从哲学层次上研究安全问题后需要解决的安全理论问题。当然,本文也只是提出了这样的任务,而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在哲学体系中引入“安全”概念,研究安全问题,建立安全哲学,需要哲学界和其他具体安全学科研究者共同努力来实现。实现这一目标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追求这一目标则需要从现在开始。这既是深化具体安全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丰富哲学理论的需要;既具有深化安全科学研究和丰富哲学理论的深远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服务现实社会中人的各种安全需求的直接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期刊网。

2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辑出版。

3 刘跃进:《价值·与人相关的价值·人的价值》,《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下载地址一:本地链接下载
下载地址二:其它地址下载